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2023年农牧业负重前行十大人物出炉!哪一位最值得你钦佩? 对于2023年的中国养猪业

2023年农牧业负重前行十大人物出炉!哪一位最值得你钦佩? 对于2023年的中国养猪业

2025-05-12 23:56:16 [百科] 来源:艺彩坊

2023年农牧业负重前行十大人物出炉!年农哪一位最值得你钦佩?_南方+_南方plus

江湖永远是江湖,不可能有平息之日。物出有人在豪赌,炉位有人已落幕。最值

2023年,年农养猪人迎来最煎熬的牧业日子,猪价持续低迷、负重周期持续磨底,前行全行业累计亏损金额、大人得钦亏损时长均为历史之最。物出上市猪企、炉位规模猪场、中小养户都在负重前行,在逆境中寻求破局。

对于2023年的中国养猪业,您认为哪些人的压力最大?

林印孙

白手起家登顶江西首富。林印孙出生在江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境清贫的他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靠着自己一路打拼,从一个小小的饲料厂职员,转型创建正邦集团,凭借独特远见和洞察力,大举收购养猪企业,发展成为江西省养猪龙头企业,短短几年生猪年出栏量就冲上了1493万头。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非洲猪瘟在国内肆虐,2020年国内猪价暴涨,林印孙赚取了巨额利润后,将巨额资金投入到扩张养猪上。然而,这一次他没有预料到市场的波动,猪价迅速下跌后,资金链断裂,正邦陷入了巨额债务的泥潭,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止三季度*ST正邦资产负债率高达162.61%。

2023年7月21日,*ST正邦迎来双胞胎等17位投资人,破产重整得以顺利进行,12月29日,*ST正邦宣布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双胞胎农业,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鲍洪星、华涛、鲍华悦。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重整的顺利进行,*ST正邦超230亿元的债务有望化解,也期待*ST正邦能够早日恢复正常运营。

吴有林

生猪行业深陷“凛冬”,吴有林与傲农生物在苦苦等待市场反转。截至三季度末,傲农生物资产负债率高达89.41%,在上市猪企中高居第二,其中短期借款约为40.51亿元,流动负债合计约为115.5亿元,而账上货币资金却仅有不足3亿元。

为了降低债务风险,傲农生物不得不进行大规模地抛售股份回笼资金。据傲农公告称,2023年7月12日傲农投资拟以39.1亿元向漳州国资转让其持傲农生物5.049%股权;10月傲农生物转让了傲芯生物51%股权;11月29日傲农投资拟以3.65亿元交易对价,转让其所持傲农生物4559万股股份。此外,11月17日吴有林计划3个月内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合计转让不超过1.52亿股公司股份,获得的资金则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剩余资金全部用于支持上市公司傲农生物的经营发展。

2023年12月13日,傲农生物等到了“白衣骑士”邵根伙,双方签署投资合作意向,但危机中获“救星”的傲农生物又迎“黑天鹅”事件。12月20日晚,傲农控股股东傲农投资、实际控制人吴有林所持5185.33万股被司法冻结和标记,双方意向协议不得不终止。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前不少机构都认为周期下行已接近尾声,熬过寒冬,终会迎来柳暗花明。

邵根伙

不走寻常路。在猪周期下行期间,与其他猪企采取收缩战略不同,大北农常常选择机会进行“抄底”并购。热衷资本运作的邵根伙,还被行业称为“并购王”。

然而,邵根伙的并购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大北农多次宣布并购,却颇受市场质疑,甚至两次与对方公司对簿公堂。2022年初,邵根伙推动大北农出资13.2亿元收购九鼎科技30%的股权,历经法院一审二审,到2023年12月,终于完成并购。2022年下半年,大北农与正邦科技从“甜蜜牵手”也走向对簿公堂,超20亿元并购告吹 。2023年12月,邵根伙又推动大北农收购“养殖黑马”傲农生物,但短短两周双方就再度上演“和平分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逆势扩张大北农,邵根伙要面临的风险也绝对不小。据公告显示,截三季度末,大北农资产负债率为63%,为历史最高水平;公司货币资金52.80亿元,有息负债为120.78亿元。

秦英林

在猪周期下行阶段,牧原在秦英林带领下也在疯狂扩张,截止2023年10月,牧原已建成生猪养殖产能达到7900万头/年左右。公告显示,2023年6月末,牧原股份总负债高达1153亿元,短期负债约535亿元,而账面资金为175.5亿元。

2023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净利润亏损27.79亿元,虽然大幅减亏,但算下来日亏损额仍达到1534万元。与此同时,2023年10月牧原股价跌至年内谷底,市值跌至1729亿元,较2020年的最高峰6962亿元缩水了5233亿元。经过四季度的回暖,目前牧原的市值才重回2000亿元上方。

在资金压力之下,秦英林也在进行新的尝试。一方面,牧原股份内部开始试点承包制度,试图降低养猪成本。另一方面,牧原股份还向外延伸,布局新能源产业。

刘永好

从激进扩张,到主动收缩,新希望开始反思自身。在近日的202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坦言,尽管新希望的家底厚,但是当前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客观存在。

截止2023年9月末,新希望总负债为969.97亿元,短期借款为164.56亿元,流动负债为577.61亿元。但公司货币资金为115.97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新希望开启了大笔募资。11月30日晚,公司发布了定增募资计划,拟募资73.5亿元,其中36.46亿元用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及数智化升级项目、15亿元用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22.04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债务。

此外,2023年12月,新希望相继发布了白羽肉禽、食品深加工以及生猪育种单元两个板块的引战公告。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至今,新希望先后两次向成都国资出售18个在建和已投产的养猪场,回笼22.43亿元的资金。新希望在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今年全

年计划退租50个项目,前三季度已经完成41个项目,后续还会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刘永好近日宣称:“新希望不会倒、不躺平、不焦虑……面对超常的周期底部,困难、压力是显然的,但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低谷期更能产生伟大的公司。冬天过去,暴风雨一定会停止。”

中小养户

据统计,从2007年到现在,养殖户减少了3/4,平均每年大概要退出150万户左右。2019、2020年由疫病价格波动因素,每年退出养殖户超过400万户。

2023年,养猪业仍处于超级猪周期的下行阶段,相比前几轮周期,行业亏损的深度和时间长度有明显的扩大。

然而,在生猪养殖持续亏损的背景下,仍然有大量资金涌入上市猪企。由于大量资本参与,规模猪企相对散户养殖而言去产能变得困难。集团猪企能通过各种途径融资“补血”,蚕食散户退出的市场。在成本战、资本裹挟下,养猪行业内卷严重,产能淘汰速度减缓,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2023年1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58万头,仍较正常保有量高出58万头。

经销商

“以前水很浅,鱼很多,随便捞都能捞得到,但现在水很深,鱼变大了,也不容易捞了。”这是南宁鹤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柳美在农财宝典种猪联盟与服务商闭门交流会上的发言,反映了经销商生存状况的变迁。

近年来,养猪业从以中小养殖场为主,转变为以大型养殖场为主,让经销商客户群体大幅减少,内卷日益激烈。有地级经销商表示,当地已经基本都是集团猪场,能合作的个体养猪客户仅寥寥剩几家。也有曾经销量过亿的经销商,现在客户剩下不到 30%。还有部分经销商表示尽管有销量,但客户欠款长达一年以上,难以回笼资金。

客户变少,价格内卷,新品难推,款期变长,集团去经销商化、去进口化是当前动保经销商面临的五大困境。

面对迅速变化的行业形势和愈发紧缩的生存空间,经销商不得不在各个方面寻求突破。但不乏经销商探索更多业务结构,如积极布局养猪和种猪产业,在行业内找到新的身份和位置。

业务员

近日,华东一个饲料厂的业务员遇到了这个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情,本来发给他的提成又扣回去了,一个月的工资就只拿了211元,被同事戏称“2023年度最惨饲料业务员诞生”。

然而,饲料、动保业务员的业务掉量也并非个案。2023年,国内的养殖行业行情持续低迷,中小养殖户大量退出,规模场占比快速提升,业务员的目标客户减少是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为压缩成本,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购买平替饲料,来降低养殖成本,像中兽药等保健类型的产品也是能减就减。

一方面,业务员完成不了目标销量,收入自然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不得不主动下调2023年度业绩考核指标。

中兽药企业

2023年二季度,中药材开启反季暴涨,多个品类同比去年涨幅超过200%。一方面,养殖端行情低迷,降低成本是整个行业的大趋势,养殖端不可能无视成本使用高价中药,涨价则意味着失去市场。另一方面,要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疗效及标准,中药材品种、等级等方面的选择灵活度很低,中兽药企业很难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面对剧增的药材成本,中兽药企业的运营压力陡增。有企业表示部分中兽药产品成本已经高于售价,即将面临停产。此外,近两年兽药企业在新版GMP验收及环保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中药材暴涨无疑让这些企业雪上加霜。

有观点指出,在高昂的药材成本下,真正做优质中兽药的企业现在几乎都没有利润,但一些不按照国标用中药材进行加工生产的厂家却依然可以很好地经营,这无疑将加剧中兽药行业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

值得欣慰的是,药材价格在9月之后下调,截至2023年12月末,一些热门药材价格较顶峰已下跌近50%,中兽药企业的压力有所缓解。

猪场一线员工

近日,江西新余一男子称应聘猪场饲养员被要求洗澡后不能穿内裤,违反规定一次罚款200元,该视频一度冲向热搜。该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是畜牧行业,现在非洲猪瘟很严重,这种疾病传染率强、死亡率高,因此人进场前要洗澡消毒,洗完后不能穿自己之前的衣服,包含内裤。

也许这些对于行业外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不近人情,但疫情防控工作对于从事生猪养殖的员工来说,却是一件不能掉以轻心的大事,一但发生疫情猪场清场,生产停滞,几个月的工资就得跟着泡汤了。而且由于行业行情不景气,不少猪场都在压减生产规模,甚至开始优化结构,就业压力也是随之上涨。

【作者】龙振辉 王之娴

【来源】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新牧网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AI代写作业,家长该反思了

      AI代写作业,家长该反思了AI代写作业,家长该反思了 编辑:文竹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详细]
    • 烯草酮锂盐标准品:高效农业检测试剂

      烯草酮锂盐标准品:高效农业检测试剂在农业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领域里,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如同春雨般滋润着作物的生长。作为一名长期深耕于农业科技领域的专家,我见证了无数创新产品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耕作方式,其中烯草酮锂盐标准品作为高效农业检 ...[详细]
    • 水提法提取雪莲果中菊糖的工艺探讨

      水提法提取雪莲果中菊糖的工艺探讨雪莲果英文:Yacon)又名雪莲薯、亚贡、神果等,既是食物又可入药,是一种典型的保健水果。从外形和颜色上看,雪莲果都算不上独特,甚至有许多人认为它是红薯,尝起来的口感比较像香甜的雪梨。食用适量的雪莲果 ...[详细]
    •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充分发挥标准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10月以来,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帮扶小组深入多家民营企业,为企业送 ...[详细]
    • 宿州:花卉市场春意浓

      宿州:花卉市场春意浓一年春景莫错过,最是花开好时节。四月的宿城绿意盎然,春花烂漫,花卉市场也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不少市民走出家门,逛逛花市,购买鲜花绿植,将春天带回家。在宿城金海六路花卉市场记者看到,每家店铺的货架和 ...[详细]
    • 美容公司给未成年人文身 北京海淀开出首张罚单

      美容公司给未成年人文身 北京海淀开出首张罚单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日前,北京范斯一畅美容美发有限公司被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作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据了解,该案是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全区首例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 ...[详细]
    • 吡嘧磺隆标准品:除草剂残留检测优选

      吡嘧磺隆标准品:除草剂残留检测优选在农药行业中,除草剂的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除草剂残留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关乎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更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基于对这一行业现状的深刻理解,以及多 ...[详细]
    • 打造南疆中医“旗舰”科室!广东名中医杨志敏在喀什设站“带徒”

      打造南疆中医“旗舰”科室!广东名中医杨志敏在喀什设站“带徒”打造南疆中医“旗舰”科室!广东名中医杨志敏在喀什设站“带徒”_南方+_南方plus近日,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支持下,杨志敏名医工作室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挂牌成 ...[详细]
    • 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

      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蔚)近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就连续使用抽检不合格集装袋问题,对极兔速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兔速递)进行行政约谈。约谈指出,在国家邮政局组织快递包装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检工作中,20 ...[详细]
    • 福建福州首批149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获得省级认定

      福建福州首批149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获得省级认定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了“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的申报认定工作,截至11月25日,首批149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已分类进入省级库,成功入选 ...[详细]
    热点阅读